30逻辑学(logic)
哲学的一部分,研究理性论证的结构,尤其是有效推理的规则和归纳概括的规则。一般来说,逻辑就意味着“秩序”。
31矛盾(contradiction)
两个陈述既不可能都是正确的,也不可能都是错误的。例如,在同一时间和同一地点说“天在下雨”和“天没下雨”。
32谬误(fallacy)
无效的论证。
33偶然的(contingent)
不是必然的,本可能是其他的样子。如果我们可以想像一个东西是另外一种样子,那么它(或事物的状态)就是偶然的。
34偶然谬误(contingent falsehood)
指虽然错误但本可以不出错的陈述。“地球有两颗卫星”是偶然谬误,因为我们可以想像如果地球真有两颗卫星会是什么样子。
35偶然真理(contingent truth)
本可以不是这样的真陈述。“重物落向地球”是偶然的,因为我们很容易想像,如果它们不这样会是什么情形。即使从物理上说,重物下落是必然的,它也依然是偶然真理。
36普遍因果性原理(principle of universal causality)
相信每一个事件都有它的原因。在科学界,为了消灭奇迹和神的干涉(这在莱布尼茨那条与此类似但却更加广泛的充足理由律中是允许的)的可能性,“事件的充分的自然原因”通常会作为普遍因果性原理的补充。
37前提(premise)
一条从论证一开始就被接受的陈述,它本身并没有被论证。“我思”是“我思,故我在”这一论证的前提。
38强的(论证)[strong(argument)]
一种归纳论证,这种论证的证据使结论具有高度的可能性。
39批判性思维,批判(criticalthinking,criticism)
认真地思考。它并不必然意味着攻击别人的观点。
40确定的(certain)
无可置疑的。值得强调的是,哲学意义上的“确定性”并不只是普通的心理学上意义上的“确信”。一个人可以确信某种东西,但他在这一点上仍然可能是错误的或愚蠢的。从哲学的意义上来讲,一种东西只有在被证明是毫无疑问的、不会有任何怀疑的理由被提出来时,才能是确定的。
41人身攻击(adhominem)
一种针对个人而完全不顾主题的论证(又可写作adfeminam)。
42弱的(论证)[weak(argument)]
一种归纳论证,它的证据没有为结论的真实性提供足够的保证。
43三段论(syllogism):
演绎推理的一种。最著名的例子是那些具有如下形式的论证:
所有的P都是Q。(大前提)
S是P。(小前提)
因此,S是Q。(结论)
大前提是一个一般性断言,小前提通常是(但并不总是)一个个别断言。
44思想气候(climate of opinion)
人们所共同持有的一套观念和信念,以及这些东西被广泛接受的理智氛围。
45推理(inference)
从一套原理推出另一套原理的过程,就像在论证中所做的那样。演绎推理只是推理中的一种。
46推理规则(rule of inference)
被人们普遍接受的、能够从一条陈述推出另一条陈述的原理。
47无效的(invalid)
在论证中没有正确地遵循公认的推理规则。这个词只适用于论证,不适用于陈述。
48循环论证(begging the question)
把一个问题中正在争论的观点假设为正确的。例如,我怎么知道上帝不会欺骗我?因为上帝赋予我的理性的自然之光告诉我,上帝不会这样做。
49演绎(deduce)
根据业已接受的推理规则从一个原理推出另一个原理。演绎或演绎论证的关键在于,结论的确定性是由前提的确定性来保证的。
50演绎(deduction)
演绎有时候被更狭窄地定义为:通过三段论的方式,从一个一般性的前提推出一个特殊的结论。例如,从“所有的人都是哺乳动物”和“苏格拉底是人”推出“苏格拉底是哺乳动物”。然而,这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演绎的意思,也不是笛卡儿使用这个词的目的所在。严格的意义来说,它也可适用于那些相信只存在一种实体的哲学家。
51有效的(valid)
如果一个论证遵循了公认的推理规则,就说这个论证是有效的。这个词只适用于论证,不适用于陈述。
52预设(presupposition)
一条被当作论证的先决条件的原理,但它本身并没有受到论证的检验和批判。例如,律师预设了法庭以正义为目标,而且法庭已经有了一些关于正义的观念。对那些主张提出挑战的是哲学家而不是律师。
53证据(evidence)
相信的理由,基于经验。
54直观(intuition)
直接的、没有中介的意识。正如这个词通常的用法所显示的那样(比如当人们谈及女性的直觉[intuition]时),它暗含了某种神秘的理解方式。然而,作为一个技术性的哲学术语,“直观”并不必然具有这种涵义。于是康德把感观知觉描述为一种直观形式。
55主观真理(subjective truth)
一种在相信它的人看来也许为真,但对其他人也许并不为真的观念。在克尔凯郭尔那里,主观真理是一种激情式地笃信的观念,但从客观上讲,它既不真也不假。
56自明的(self-evident)
明显的,无需论证就可以接受的。例如,《独立宣言》的开头通过宣称某些真理是“自明的”,从而使某些论证不可能做出。
57自我认同(或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
你描述自己特征的方式,无论一般描述(比如一个人、一个男人或女人、一个上帝面前的造物或许多动物中的一员),还是具体描述(比如跑的最快的人、每门功课都得C的一个学生、班上穿得最差的人)。换句话说,一个人的自我认同不仅仅是对一个“物”的认同,比如对一个人的身体的认同。它是关于我是“谁”的问题,而不仅仅是我是“什么”的问题。
58自我中心主义的困境(egocentric predicament)
这个问题源于:我们只能直接了解我们自己的心灵,我们也许永远也不可能认识别的东西或别的人。
59自相矛盾(self-contradictory)
指矛盾存在于同一个或同一套陈述之中。我所说的可能与你所说的是矛盾的,但我所说的可能也与我所说的其他东西相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我就是自我矛盾的。此外,在一些奇特的情况下,我自己的一句陈述也许是自相矛盾的;例如说:“我不存在。”
如想了解更多2021年考研信息的考生可关注【华慧考研网】,即日起登录考研报名页面即可免费领取考前押题资料,也可直接登录华慧网课平台免费试听考研网课,如有疑问可免费咨询在线指导老师!
哲学的一部分,研究理性论证的结构,尤其是有效推理的规则和归纳概括的规则。一般来说,逻辑就意味着“秩序”。
31矛盾(contradiction)
两个陈述既不可能都是正确的,也不可能都是错误的。例如,在同一时间和同一地点说“天在下雨”和“天没下雨”。
32谬误(fallacy)
无效的论证。
33偶然的(contingent)
不是必然的,本可能是其他的样子。如果我们可以想像一个东西是另外一种样子,那么它(或事物的状态)就是偶然的。
34偶然谬误(contingent falsehood)
指虽然错误但本可以不出错的陈述。“地球有两颗卫星”是偶然谬误,因为我们可以想像如果地球真有两颗卫星会是什么样子。
35偶然真理(contingent truth)
本可以不是这样的真陈述。“重物落向地球”是偶然的,因为我们很容易想像,如果它们不这样会是什么情形。即使从物理上说,重物下落是必然的,它也依然是偶然真理。
36普遍因果性原理(principle of universal causality)
相信每一个事件都有它的原因。在科学界,为了消灭奇迹和神的干涉(这在莱布尼茨那条与此类似但却更加广泛的充足理由律中是允许的)的可能性,“事件的充分的自然原因”通常会作为普遍因果性原理的补充。
37前提(premise)
一条从论证一开始就被接受的陈述,它本身并没有被论证。“我思”是“我思,故我在”这一论证的前提。
38强的(论证)[strong(argument)]
一种归纳论证,这种论证的证据使结论具有高度的可能性。
39批判性思维,批判(criticalthinking,criticism)
认真地思考。它并不必然意味着攻击别人的观点。
40确定的(certain)
无可置疑的。值得强调的是,哲学意义上的“确定性”并不只是普通的心理学上意义上的“确信”。一个人可以确信某种东西,但他在这一点上仍然可能是错误的或愚蠢的。从哲学的意义上来讲,一种东西只有在被证明是毫无疑问的、不会有任何怀疑的理由被提出来时,才能是确定的。
41人身攻击(adhominem)
一种针对个人而完全不顾主题的论证(又可写作adfeminam)。
42弱的(论证)[weak(argument)]
一种归纳论证,它的证据没有为结论的真实性提供足够的保证。
43三段论(syllogism):
演绎推理的一种。最著名的例子是那些具有如下形式的论证:
所有的P都是Q。(大前提)
S是P。(小前提)
因此,S是Q。(结论)
大前提是一个一般性断言,小前提通常是(但并不总是)一个个别断言。
44思想气候(climate of opinion)
人们所共同持有的一套观念和信念,以及这些东西被广泛接受的理智氛围。
45推理(inference)
从一套原理推出另一套原理的过程,就像在论证中所做的那样。演绎推理只是推理中的一种。
46推理规则(rule of inference)
被人们普遍接受的、能够从一条陈述推出另一条陈述的原理。
47无效的(invalid)
在论证中没有正确地遵循公认的推理规则。这个词只适用于论证,不适用于陈述。
48循环论证(begging the question)
把一个问题中正在争论的观点假设为正确的。例如,我怎么知道上帝不会欺骗我?因为上帝赋予我的理性的自然之光告诉我,上帝不会这样做。
49演绎(deduce)
根据业已接受的推理规则从一个原理推出另一个原理。演绎或演绎论证的关键在于,结论的确定性是由前提的确定性来保证的。
50演绎(deduction)
演绎有时候被更狭窄地定义为:通过三段论的方式,从一个一般性的前提推出一个特殊的结论。例如,从“所有的人都是哺乳动物”和“苏格拉底是人”推出“苏格拉底是哺乳动物”。然而,这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演绎的意思,也不是笛卡儿使用这个词的目的所在。严格的意义来说,它也可适用于那些相信只存在一种实体的哲学家。
51有效的(valid)
如果一个论证遵循了公认的推理规则,就说这个论证是有效的。这个词只适用于论证,不适用于陈述。
52预设(presupposition)
一条被当作论证的先决条件的原理,但它本身并没有受到论证的检验和批判。例如,律师预设了法庭以正义为目标,而且法庭已经有了一些关于正义的观念。对那些主张提出挑战的是哲学家而不是律师。
53证据(evidence)
相信的理由,基于经验。
54直观(intuition)
直接的、没有中介的意识。正如这个词通常的用法所显示的那样(比如当人们谈及女性的直觉[intuition]时),它暗含了某种神秘的理解方式。然而,作为一个技术性的哲学术语,“直观”并不必然具有这种涵义。于是康德把感观知觉描述为一种直观形式。
55主观真理(subjective truth)
一种在相信它的人看来也许为真,但对其他人也许并不为真的观念。在克尔凯郭尔那里,主观真理是一种激情式地笃信的观念,但从客观上讲,它既不真也不假。
56自明的(self-evident)
明显的,无需论证就可以接受的。例如,《独立宣言》的开头通过宣称某些真理是“自明的”,从而使某些论证不可能做出。
57自我认同(或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
你描述自己特征的方式,无论一般描述(比如一个人、一个男人或女人、一个上帝面前的造物或许多动物中的一员),还是具体描述(比如跑的最快的人、每门功课都得C的一个学生、班上穿得最差的人)。换句话说,一个人的自我认同不仅仅是对一个“物”的认同,比如对一个人的身体的认同。它是关于我是“谁”的问题,而不仅仅是我是“什么”的问题。
58自我中心主义的困境(egocentric predicament)
这个问题源于:我们只能直接了解我们自己的心灵,我们也许永远也不可能认识别的东西或别的人。
59自相矛盾(self-contradictory)
指矛盾存在于同一个或同一套陈述之中。我所说的可能与你所说的是矛盾的,但我所说的可能也与我所说的其他东西相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我就是自我矛盾的。此外,在一些奇特的情况下,我自己的一句陈述也许是自相矛盾的;例如说:“我不存在。”
如想了解更多2021年考研信息的考生可关注【华慧考研网】,即日起登录考研报名页面即可免费领取考前押题资料,也可直接登录华慧网课平台免费试听考研网课,如有疑问可免费咨询在线指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