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验论(empiricism)
经验论是这样一种哲学,它声称除某些逻辑真理和数学原则之外,所有知识都来源于经验。我们往往用英国经验论来特别指三位哲学家——洛克、贝克莱和休谟。然而时至今日,它仍然是一种充满生机的运动,伯特兰·罗素和其他一些当代哲学家也在此列。
2本体论(ontology)
对存在的研究:“什么是最真实的?”“一个事物存在意味着什么?”本体论的(ontological):与存在的观念相关的。
3不可知论(agnosticism)
既不愿意相信上帝存在,也不愿意相信他不存在。理由通常是这两种看法都没有充分的证据。
4目的论(teleology)
认为一切现象都有一种目的、结果或目标(源自希腊词telos,意思是“目的”)。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是一种目的论,意思是说,他相信宇宙本身——因此还有它所包含的万事万物——是按照目的活动的,它们都可以根据目标来解释。目的论的宇宙观(或者对任何具体现象的目的论观点)试图用目的,而不是用因果或起源来解释一切。
5决定论(determinism)
宇宙中的任何事件都依赖于其原因事件。在这种观点看来,人的一切行动和决定,甚至是那些通常被看作“自由的”、“不确定的”事件也完全依赖于产生它们的早先的事件。
6非决定论(indeterminism)
这种观点认为,在宇宙中至少有一些事件不是被决定的,它们并非由先前的条件所引起,也许是不可预言的。
7强决定论(“hard”determinism)
毫不妥协的、绝对的决定论。
8弱决定论(“soft”determinism)
这种观点虽然接受决定论,但它主张某种原因——即一个人的性格——使我们可以把他的活动称为“自由的”。因此,弱决定论者是相容论者,他既相信自由又相信决定论。
9认识论(epistemology)
对人类知识的本性、起源和正当性的研究。
10后果论(伦理学中的)[consequentialism(inethics)]
认为行动的好坏依赖于行动的实际后果(比如谁受害了,谁得到帮助了)。
11怀疑论(skepticism)
一种哲学的信念,主张知识是不可能的,怀疑不会被任何有效的论证克服。持这种信念的哲学家被称为怀疑论者。怀疑论并不只是私人的怀疑;它要求系统的怀疑,并为怀疑提供理由。
12多神论(polytheism)
信仰许多个神。
13多元论(pluralism)
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认为宇宙中存在着许多各不相同的实体,也许也有许多不同种类的实体。
14多元论(伦理学中的)[pluralism(inethics)]
接受若干种不同的伦理价值体系可以在一个社会中共存,无论它们是否相互矛盾。
15泛灵论(animism)
认为一切事物——甚至是宇宙整体——都是活着的观点。
16泛神论(pantheism)
信仰万物皆神。比如斯宾诺莎就是一个泛神论者。从部分程度上来说,印度教也是一种形式的泛神论。
17唯理论(rationalism)
这种哲学的特点是:相信理性特别是直观能够认识独立于经验的实在。大陆唯理论通常是指笛卡儿、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这三位伟大的欧洲哲学家。
如想了解更多2021年考研信息的考生可关注【华慧考研网】,即日起登录考研报名页面即可免费领取考前押题资料,也可直接登录华慧网课平台免费试听考研网课,如有疑问可免费咨询在线指导老师!
经验论是这样一种哲学,它声称除某些逻辑真理和数学原则之外,所有知识都来源于经验。我们往往用英国经验论来特别指三位哲学家——洛克、贝克莱和休谟。然而时至今日,它仍然是一种充满生机的运动,伯特兰·罗素和其他一些当代哲学家也在此列。
2本体论(ontology)
对存在的研究:“什么是最真实的?”“一个事物存在意味着什么?”本体论的(ontological):与存在的观念相关的。
3不可知论(agnosticism)
既不愿意相信上帝存在,也不愿意相信他不存在。理由通常是这两种看法都没有充分的证据。
4目的论(teleology)
认为一切现象都有一种目的、结果或目标(源自希腊词telos,意思是“目的”)。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是一种目的论,意思是说,他相信宇宙本身——因此还有它所包含的万事万物——是按照目的活动的,它们都可以根据目标来解释。目的论的宇宙观(或者对任何具体现象的目的论观点)试图用目的,而不是用因果或起源来解释一切。
5决定论(determinism)
宇宙中的任何事件都依赖于其原因事件。在这种观点看来,人的一切行动和决定,甚至是那些通常被看作“自由的”、“不确定的”事件也完全依赖于产生它们的早先的事件。
6非决定论(indeterminism)
这种观点认为,在宇宙中至少有一些事件不是被决定的,它们并非由先前的条件所引起,也许是不可预言的。
7强决定论(“hard”determinism)
毫不妥协的、绝对的决定论。
8弱决定论(“soft”determinism)
这种观点虽然接受决定论,但它主张某种原因——即一个人的性格——使我们可以把他的活动称为“自由的”。因此,弱决定论者是相容论者,他既相信自由又相信决定论。
9认识论(epistemology)
对人类知识的本性、起源和正当性的研究。
10后果论(伦理学中的)[consequentialism(inethics)]
认为行动的好坏依赖于行动的实际后果(比如谁受害了,谁得到帮助了)。
11怀疑论(skepticism)
一种哲学的信念,主张知识是不可能的,怀疑不会被任何有效的论证克服。持这种信念的哲学家被称为怀疑论者。怀疑论并不只是私人的怀疑;它要求系统的怀疑,并为怀疑提供理由。
12多神论(polytheism)
信仰许多个神。
13多元论(pluralism)
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认为宇宙中存在着许多各不相同的实体,也许也有许多不同种类的实体。
14多元论(伦理学中的)[pluralism(inethics)]
接受若干种不同的伦理价值体系可以在一个社会中共存,无论它们是否相互矛盾。
15泛灵论(animism)
认为一切事物——甚至是宇宙整体——都是活着的观点。
16泛神论(pantheism)
信仰万物皆神。比如斯宾诺莎就是一个泛神论者。从部分程度上来说,印度教也是一种形式的泛神论。
17唯理论(rationalism)
这种哲学的特点是:相信理性特别是直观能够认识独立于经验的实在。大陆唯理论通常是指笛卡儿、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这三位伟大的欧洲哲学家。
如想了解更多2021年考研信息的考生可关注【华慧考研网】,即日起登录考研报名页面即可免费领取考前押题资料,也可直接登录华慧网课平台免费试听考研网课,如有疑问可免费咨询在线指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