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悖论(paradox)
基于表面上看没有问题的论证而得出的自相矛盾的或似乎荒谬的结论。
2不合理的(论证)[unsound(argument)]
一种坏的论证;一个无效的或前提为假的演绎论证(或两者兼而有之)。
3本体论论证(ontological argument)
试图从“上帝”这个概念证明上帝存在的一个(或一套)论证。例如,“上帝”根据定义就是拥有各种可能的完美性的存在;存在是完美性的一种;因此上帝存在。
4必然真理(necessary truth)
某种既不可能是另一种样子,也不可能被想像成另一种样子的事物。在哲学中,根据物理定律(比如引力定律)是“必然的”,或者根据风俗习惯(比如打击逃税的法律的“必然性”,或者饭后抽烟的必然性)是“必然的”,并不足以说明某种事物是必然的。必然性甚至不允许想像中的反例。因此,二加二得四是必然真理,我们不但对此确信不移,而且发现我们没有能力怀疑它,无论我们的想像力有多么丰富,也不可能说出它如果错了会是怎样一种情况。
5不一致的(incoherent)
缺乏一致性;不能以一种有序的或逻辑上相容的方式搭配在一起。使用一些没有准确含义的花哨的行话也许是不一致的一个来源。随便拉一张信念的清单,而没有按照任何秩序或逻辑把它们排在一起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它们甚至可能是相互矛盾的)。一种不一致的哲学也许是富有洞见的,或者部分上正确的,但由于它永远也不可能构成一个系统,所以它看起来很可能就像是一堆胡言乱语或只言片语。还有一些时候,不一致的哲学也许是一种无法理解的哲学。它的术语完全让人摸不着头脑,它的原理只是一些凌乱的堆积,而没有明确的关联或解释。
6阐释(interpretation)
一种理解的方式,从某种眼光出发去看一套事实。
7承诺(commitment)
一种自愿形成的需要遵守的义务。
8非理性的(irrational)
与理性规则相违背(不等于“没有理性的”,比如我们可以说虫子和鱼是“没有理性的动物”)。只有理性的(即会思考、会计划、会计算的)生灵才可能是非理性的。
9非物质论(immaterialism)
认为非物质实体存在的一种形而上学观点。它的弱版本只是认为存在着这种实体;而它的强版本即唯心论则认为,只有这种实体存在(也就是说,不存在物质对象)。
10概念(concept)
关于某种对象或事物状态的观念,通常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来表达(概念有时候被说成是词语的含义)。
11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
指这样一个概念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们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对对象加以分类和识别,其中某些理解和观念被给予了优先性。例如,在一个科学的概念框架中,我们倾向于用物理的力来讨论;在一个宗教的概念框架中,我们倾向于用精神的力来讨论;在一个经济学的概念框架中,我们倾向于用价格、费用、供应等这样的词来讨论(例如,我们可以比较一下用科学的、宗教的和经济学的术语来讨论教堂上一座新的尖塔,其方式各有什么不同)。
12公理(axiom)
—个因定义为真或显然为真,以至于用不着再去证明的陈述。因此,公理可以被用作论证的出发点,而无需进一步争论。
13归谬法(reductio ad absurdum)
一种论证形式,通过表明一则陈述会导致荒谬的结果来反驳它。
14归纳,归纳推理,归纳概括(induction,inductivereasoning,inductive generalization)
从足够数量的特殊观察样本(“这只天鹅是白的,那只大鹅是白的,还有那一只,那一只……”)中推导出一般结论(比如“所有天鹅都是白的”)的过程。它通常与演绎相对立,演绎推理保证结论和前提同样可靠,而归纳却永远不能给出一个和前提同样可靠的结论。它的结论至多只是有可能的(永远都有这样的可能:世界上的某个地方——比如澳大利亚西部——存在着黑天鹅)。
15反驳(refute)
因好的、可信的理由而拒斥。我们通过表明一条陈述是假的来反驳。这条陈述;通过表明一个论证是无效的或者它的结论是假的来反驳这个论证。
16归纳逻辑(inductive logic)
是对归纳和归纳推理的研究。
17合理的(rational)
与有效思维的规则相符合,这些规则包括一致性、连贯性、可操作性、简单性、可理解性,注重论据并加以认真权衡,而不是匆匆得出结论等。合理性也许不能保证真理;我们所相信的全部证据和任何东西都可能指向同一个结论,而我们的后代在知道了一些我们所不知道的东西之后,他们也许会发现我们的结论是不正确的。几千年前的人相信地球是扁平的,这是合理的,即使它并不为真。而如果我们还说地球是扁平的,那就是不合理的了,因为我们的证据和所有其他信念均已表明,认为地球是球形(或近似球形)才是合理的。
18合理的(论证)[sound(argument)]
一则好的论证;一个既是有效的、前提又为真的演绎论证。
19合理性(rationality)
主要是指按照目标、计划和策略进行思考和行动的能力。合理性也指能够很好地、有效地思考,并且有思考成熟的目标、计划和策略。首先,合理性是与无理性相对的;其次,它是与非理性相对而言的。虫子是无理性的,傻子和疯子则是非理性的。
20假说(hypothesis)
需要通过诉诸经验和事实来确证(或反驳),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查明的陈述。
21结论(conclusion)
论证的结尾;最终的主张。
22经验的(知识)[empirical(knowledge)]
源于经验并且只能通过诉诸经验来辩护。经验知识只能这样获得,并且只能这样来辩护(与先验知识相对,它无需经验)。
23经验概括、归纳概括(generalization fromexperience,inductive generalization)
从观察、经验和实验中推出一个关于某类事物所有成员的一般命题。比如一个研究者在实验室里发现,对烟草所做的某些实验总能得到同样的结果。他通过归纳,从实验观察中概括出了一个关于所有烟草的主张(或假说)。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概括永远都不是确定的(这与几何学中的情况是不同的,在几何学中,证明了关于这个三角形的一个定理,就可以概括出关于所有三角形的一个定理)。永远都存在着这样的可能:实验中存在着侥幸,或者研究者选择了一些特别的植物样本。
24经验真理(empirical truth)
因事实为真而且可以通过经验获得的陈述。
25客观真理(objective truth)
独立于个人的观点而为真,而且可以向任何人证明为真。
26理性(reason)
抽象地思考、形成论证以及进行推理的能力。有时理性指的是人心灵的一种“能力”(18世纪心理学的一个残余物)。而在形而上学中,这个词有一种很有争议的含义,即人仅仅通过思想超越经验去确定实在是什么样子的能力。
27理性真理(truthofreason)
在传统的唯理论中,信念的证明只能通过诉诸理性和直观,或者由基于直观的前提演绎出来。唯理论者和经验论者都认为,算术和几何是这种真理的典型例子。他们的争议主要是围绕着这种真理的范围以及对诉诸直观所加的限制而展开的。
28理由(reasons)
用来支持一个信念或一条陈述的证据或论证。如果一个信念或陈述为充分的证据或论证所支持,或者能用它们进行支持,那么这个信念或陈述就是合理的。
29论证(argument)
从一种主张推出另一种主张的过程。论证也许是针对一个明确的竞争对象,但并不必然如此。哲学论证并不要求有一个靶子或不同意见。
基于表面上看没有问题的论证而得出的自相矛盾的或似乎荒谬的结论。
2不合理的(论证)[unsound(argument)]
一种坏的论证;一个无效的或前提为假的演绎论证(或两者兼而有之)。
3本体论论证(ontological argument)
试图从“上帝”这个概念证明上帝存在的一个(或一套)论证。例如,“上帝”根据定义就是拥有各种可能的完美性的存在;存在是完美性的一种;因此上帝存在。
4必然真理(necessary truth)
某种既不可能是另一种样子,也不可能被想像成另一种样子的事物。在哲学中,根据物理定律(比如引力定律)是“必然的”,或者根据风俗习惯(比如打击逃税的法律的“必然性”,或者饭后抽烟的必然性)是“必然的”,并不足以说明某种事物是必然的。必然性甚至不允许想像中的反例。因此,二加二得四是必然真理,我们不但对此确信不移,而且发现我们没有能力怀疑它,无论我们的想像力有多么丰富,也不可能说出它如果错了会是怎样一种情况。
5不一致的(incoherent)
缺乏一致性;不能以一种有序的或逻辑上相容的方式搭配在一起。使用一些没有准确含义的花哨的行话也许是不一致的一个来源。随便拉一张信念的清单,而没有按照任何秩序或逻辑把它们排在一起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它们甚至可能是相互矛盾的)。一种不一致的哲学也许是富有洞见的,或者部分上正确的,但由于它永远也不可能构成一个系统,所以它看起来很可能就像是一堆胡言乱语或只言片语。还有一些时候,不一致的哲学也许是一种无法理解的哲学。它的术语完全让人摸不着头脑,它的原理只是一些凌乱的堆积,而没有明确的关联或解释。
6阐释(interpretation)
一种理解的方式,从某种眼光出发去看一套事实。
7承诺(commitment)
一种自愿形成的需要遵守的义务。
8非理性的(irrational)
与理性规则相违背(不等于“没有理性的”,比如我们可以说虫子和鱼是“没有理性的动物”)。只有理性的(即会思考、会计划、会计算的)生灵才可能是非理性的。
9非物质论(immaterialism)
认为非物质实体存在的一种形而上学观点。它的弱版本只是认为存在着这种实体;而它的强版本即唯心论则认为,只有这种实体存在(也就是说,不存在物质对象)。
10概念(concept)
关于某种对象或事物状态的观念,通常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来表达(概念有时候被说成是词语的含义)。
11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
指这样一个概念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们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对对象加以分类和识别,其中某些理解和观念被给予了优先性。例如,在一个科学的概念框架中,我们倾向于用物理的力来讨论;在一个宗教的概念框架中,我们倾向于用精神的力来讨论;在一个经济学的概念框架中,我们倾向于用价格、费用、供应等这样的词来讨论(例如,我们可以比较一下用科学的、宗教的和经济学的术语来讨论教堂上一座新的尖塔,其方式各有什么不同)。
12公理(axiom)
—个因定义为真或显然为真,以至于用不着再去证明的陈述。因此,公理可以被用作论证的出发点,而无需进一步争论。
13归谬法(reductio ad absurdum)
一种论证形式,通过表明一则陈述会导致荒谬的结果来反驳它。
14归纳,归纳推理,归纳概括(induction,inductivereasoning,inductive generalization)
从足够数量的特殊观察样本(“这只天鹅是白的,那只大鹅是白的,还有那一只,那一只……”)中推导出一般结论(比如“所有天鹅都是白的”)的过程。它通常与演绎相对立,演绎推理保证结论和前提同样可靠,而归纳却永远不能给出一个和前提同样可靠的结论。它的结论至多只是有可能的(永远都有这样的可能:世界上的某个地方——比如澳大利亚西部——存在着黑天鹅)。
15反驳(refute)
因好的、可信的理由而拒斥。我们通过表明一条陈述是假的来反驳。这条陈述;通过表明一个论证是无效的或者它的结论是假的来反驳这个论证。
16归纳逻辑(inductive logic)
是对归纳和归纳推理的研究。
17合理的(rational)
与有效思维的规则相符合,这些规则包括一致性、连贯性、可操作性、简单性、可理解性,注重论据并加以认真权衡,而不是匆匆得出结论等。合理性也许不能保证真理;我们所相信的全部证据和任何东西都可能指向同一个结论,而我们的后代在知道了一些我们所不知道的东西之后,他们也许会发现我们的结论是不正确的。几千年前的人相信地球是扁平的,这是合理的,即使它并不为真。而如果我们还说地球是扁平的,那就是不合理的了,因为我们的证据和所有其他信念均已表明,认为地球是球形(或近似球形)才是合理的。
18合理的(论证)[sound(argument)]
一则好的论证;一个既是有效的、前提又为真的演绎论证。
19合理性(rationality)
主要是指按照目标、计划和策略进行思考和行动的能力。合理性也指能够很好地、有效地思考,并且有思考成熟的目标、计划和策略。首先,合理性是与无理性相对的;其次,它是与非理性相对而言的。虫子是无理性的,傻子和疯子则是非理性的。
20假说(hypothesis)
需要通过诉诸经验和事实来确证(或反驳),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查明的陈述。
21结论(conclusion)
论证的结尾;最终的主张。
22经验的(知识)[empirical(knowledge)]
源于经验并且只能通过诉诸经验来辩护。经验知识只能这样获得,并且只能这样来辩护(与先验知识相对,它无需经验)。
23经验概括、归纳概括(generalization fromexperience,inductive generalization)
从观察、经验和实验中推出一个关于某类事物所有成员的一般命题。比如一个研究者在实验室里发现,对烟草所做的某些实验总能得到同样的结果。他通过归纳,从实验观察中概括出了一个关于所有烟草的主张(或假说)。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概括永远都不是确定的(这与几何学中的情况是不同的,在几何学中,证明了关于这个三角形的一个定理,就可以概括出关于所有三角形的一个定理)。永远都存在着这样的可能:实验中存在着侥幸,或者研究者选择了一些特别的植物样本。
24经验真理(empirical truth)
因事实为真而且可以通过经验获得的陈述。
25客观真理(objective truth)
独立于个人的观点而为真,而且可以向任何人证明为真。
26理性(reason)
抽象地思考、形成论证以及进行推理的能力。有时理性指的是人心灵的一种“能力”(18世纪心理学的一个残余物)。而在形而上学中,这个词有一种很有争议的含义,即人仅仅通过思想超越经验去确定实在是什么样子的能力。
27理性真理(truthofreason)
在传统的唯理论中,信念的证明只能通过诉诸理性和直观,或者由基于直观的前提演绎出来。唯理论者和经验论者都认为,算术和几何是这种真理的典型例子。他们的争议主要是围绕着这种真理的范围以及对诉诸直观所加的限制而展开的。
28理由(reasons)
用来支持一个信念或一条陈述的证据或论证。如果一个信念或陈述为充分的证据或论证所支持,或者能用它们进行支持,那么这个信念或陈述就是合理的。
29论证(argument)
从一种主张推出另一种主张的过程。论证也许是针对一个明确的竞争对象,但并不必然如此。哲学论证并不要求有一个靶子或不同意见。